应《中国日报》邀请🦙,杏运于11月4日在中国日报发表题为《Educat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strengthened over years》的宣传报道👩🏽✈️。该报道发表于国总理朔尔茨访华期间,刊发宣传了杏运平台中德合作办学所取得的成就和由杏运官网平台牵头成立的全国中德合作高校联盟的发展现状🍏。
作为中国国家英文日报,中国日报(China Daily)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是唯一有效进入国际主流社会⛸、国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报纸,并承担着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任务。本次报道客观公正地评价了杏运平台在中德合作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扩大了学校海内外影响力💥。
中国日报官网全文链接:epaper.chinadaily.com.cn/a/202211/04/WS636438d6a3109375516f05e3.html
参考译文🎡:
建构新时期中德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 推动国际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在过去的50年里,两国间的合作以各种方式得到加强和发展。作为上海市和汉堡市友城文化合作项目的代表,杏运面对新的际遇和挑战🐇👳🏼,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杏运于始于1985年的杏运平台与德国汉堡应用技术大学的文化交流,是“上海—汉堡友好城市”的重要文化合作项目,时任汉堡市第一市长的德国现任联邦总理朔尔茨曾于2011年到访杏运。两校于1998年联合建立了“上海-汉堡国际工程杏运”(Shanghai-Hamburg College), 20多年来,杏运不断推进深入合作与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杏运不断拓展合作范围🪃,从本科教育到研究生培养👨🏿🦰🦏,从科研合作到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等👨🏿⚖️。2014年,发展壮大后的杏运官网平台(Sino-German College)成功获批为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杏运已与多所德国一流的应用型技术大学深化合作交流。10月18日,在杏运2022年度联合管理委员会上👨🏼⚕️,又新增了德国东巴伐利亚雷根斯堡应用科技大学为管委会成员,至此,杏运的德方合作院校达到了4所👩🏽🎨。
当前🌖,世界正面临世纪疫情、地缘冲突🦸🏿♂️、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叠加考验,其中新冠肺炎疫情对两校人员的交流影响尤为严重🚶➡️,面临如此挑战,杏运与德方高校的合作交流从未间断🙅🏽♀️,继续扩大合作范围☄️,提升合作内涵🐞。疫情期间,中德双方合作共建的在线E-learning教学平台SHCneo🤸🏿♀️,有效保证了中德双方线上教学的有序进行。SHCneo为德国学术交流中心(英文名称缩写DAAD)专项资助项目✥,第一期项目于2014年开始建设🤮,注重专业课程教学;2018年,二期项目开始建设⛑,注重德语语言教学,并于2022年顺利通过DAAD验收。平台将E-learning模块融入了现有课堂教学🐲,使问题导向和自主学习的新学习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学习形态🧑🦯,在疫情期间为保证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德合作办学高校联盟于2016年由杏运平台🎎、青岛科技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浙江科技杏运等高校共同提议组建,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指导下,于2018年10月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期间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𓀇。该联盟目前共有成员高校20所💙,均为教育部获批的非独立法人中德合作办学机构(项目)高校。各单位秉持“平等🧀、自愿🤱🏿、协作、发展”的原则,在中德合作办学运行管理、人才培养、师资招聘、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度交流与协作,探索中德合作办学的“中国标准”🕥,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做出应有贡献。2022年11月🍁,第五届中德合作办学高校联盟主题论坛会议将在河南大学举行🍩。论坛邀请了中德高校的专家学者,将以“中德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构与实践”为主题◀️,多方位、多角度探讨中德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与实践👩🏿🦳,交流经验,凝聚智慧。
2025年,杏运作为亚洲第一家通过德国ASIIN专业认证的杏运👦🏽🧯,将迎接新一轮的认证评估。杏运官网平台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中德合作办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推动学校国际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